第(2/3)页 “大哥,我也很厉害,先生都夸我了!”杨四庄不满地反驳一句。 杨三铁在一旁附和点头。 杨二蛋摇摇头,“要我说还是小丫厉害,人家可比你们两个努力多了!过年还要去学女红,放眼咱们村,我就没有见过比小丫还努力的姑娘。” “学女红?上哪儿学?”杨老头现在才发现自己对大房的事一无所知,跟个外人似的。 李氏也差不多,她只知道一点,今日才发现这一点就跟屁似的,不值一提。 三房两口子更是听蒙了,全都看着江宁。 江宁勾了勾嘴角,垂眸道:“小丫喜欢女红,正好打听到一个京城回来的绣娘,人家手艺精湛,轻易不肯收徒,真收徒了就当亲生女儿一样教了,我已经跟对方说好,只要她收了小丫,将来小丫给她养老送终,过年就送小丫过去让人家考校考校。 八字还没一撇,我就没有提,真成了,小丫以后就要留在那边,跟大头叶子一起,再加上三铁四庄在麻浦念书,回来咱这里太远,但去大头那边却很近,所以我年前刚刚在大头那边置办了一座院子。 孩子们在那边也好有个稳定的住处,我想过去看他们也方便。” “嘶!老大家的,你还置办了院子?花了多少钱?”李氏惊呆了,下意识反应就是钱。 江宁抿嘴一笑,“也没多少,阿娘,您别忘了,我们家除了我,大头二蛋可都在挣钱,那院子买下来将来是给大头和叶子的,我自己还真没出多少。” 杨大头几人都知道是什么情况,但大家没人开口。 杨老头感慨地看向大孙子,眼中满是欣慰和怅然,“要是你爹还在,看到你们这么出息该有多欣慰!” 杨大头有些恍然,算算日子,杨虎都死了两年了,他都快忘了爹长什么样了。 江宁扯了扯嘴角,道:“阿爹,人都要向前看,可不能一直回头,如今咱家的日子早已今非昔比,您不如现在说说今年有什么安排。” 说到这事,杨老头立马忘掉那些儿女情长,倾身道:“我正想跟你说这事!去年虽然魏江决堤,咱们平安县不少地方受灾,但因为及时补种香芋,不用饿肚子,大家也不像以前发大水那样要死要活,不少人都打算推倒损毁的旧房子新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