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股票认购证-《重生之从收破烂开始》
第(3/3)页
何为股票认购证,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清楚。
在1990年的12月份,松江证券交易所成立,并开始营业。当时上市交易的股票一共也就八只,也就是大家所称之为的老八股。
仅仅八只股票,哪里能满足全国这么多股民的需求。于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蜂拥而至,全部拥入了这八只股票之中。
一年的时间里,这八只股票蹭蹭蹭的往上涨,几乎是每隔几天就是一个涨停,丝毫没有下跌的可能。
股民一看如此情况,更是热情大涨,纷纷踏入进来。
国家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马上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要求每个账号必须要打入5000元及以上,才能进行股票的交易。
九十年代初期,5000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并不是随便借借就能够拿得出来的。也就因为这样,才渐渐地打消了部分普通股民的热情。八只老股票才渐渐控制住了居高不下的价格。
1992年初,证券交易所即将发行十支新的股票。而股票认购证也在这样的情况应运而生。
想要购买新股,就需要先购买股票认购证。然后再通过股票认购证上号码进行摇号,来确认中签与否。
问题是发行的股票认购证将近几百万份,而一开始公布的要发行的股票才十支而已。这样一来,必然导致中签率不高。
最初发行的时候,一本股票认购证为30元/本。对于91年松江市民平均月收入才200元左右的他们而言,也算得上是不小的一笔开支了。
如果是中签率很高,大家当然乐意去买。可现在的问题是,经过计算,中签率连20%都不到,那就必然会让大部分人买了股票认购证的钱打了水漂。要知道,购买了的认购证可是不退的。
也就因为此,当时的松江市民对于这样的一个产物认购的积极性相当冷淡。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发行单位只能跟大部分的国营单位进行商量,让他们进行摊派。比如银行的工作人员、大型国企、公务员等等。甚至当时连发工资,部分的金额都是以股票认购证来代替。
而由于民众的意愿不高,发行单位又有相关的任务。没有办法,只能开始玩起了促销的手段。比如,买多少本认购证送几斤大米或者粮油。还有的单位,甚至玩起了抽奖活动。只要买一本认购证,就可以参加抽奖。
可即使如此,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没有办法,原本打算只出售十天的情况下,只能够进行延期。也就从92年的1月19日,直接延期到年前的2月1日。
可即使如此,最终的销售数额也只有207万多本,并没有达到预期500万本的效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