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密码的意义-《战斗在魔法世界》
第(3/3)页
很显然,办喜事入洞房这种词汇,在轩辕明月那也是通用的。
“信不信我弄死你啊。”
“当着小孩子,你搞什么搞,呵呵。”
两人闹归闹,但都没有突破底线。
这里是未知领域,到底意味着什么,还没有人知道,所谓吴越同舟就是这个道理了。
对女人来说,共患难难。对男人来说,共富贵难。
当男人贫贱的时候,处处碰壁,处处被人践踏,这个时候的情绪和心态都到了最低点。这个时候,看到这样的一个失败的落汤鸡,甚至还可能因为敏感恼羞成怒的落汤鸡,很多女人就选择了离开(无疑是在男人最惨的时候再捅一刀)。哪怕之前发誓,绝对不会在困难的时候离开,还是头也不回的走了。女人,天生是瞧不起弱者的。所以说,让女人和你在一起共患难是很难的,如果遇到了,男人一辈子都忘不掉!
当男人发达的时候,你不去招女人,都有大把的美女为了你的资源来主动和你搭话,加你微信。这个时候,男人飞龙在天,有无数人崇拜他,为他倾倒。这个时候,又有几个男人不心动?男人好色是天性!如果能在周围的莺莺燕燕中还能想着“南园遗爱,故剑情深”,想着自己落魄的时候,自己女人对他的恩情,克服自己的生理欲望,不乱来,了不起!
共患难不难,共富贵也不难。人啊,难就难在能和共患难的人共富贵啊。
首先,得有能力。绝处逢生,反转乾坤,得是聪明人。
其次,得有良心。不忘旧人。
只是世间,往往不缺聪明人。
人大多是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这毫不稀奇。人性使然。因为,患难时,人总是无暇他顾、目标一致、境遇一样、强烈共鸣、感情纯粹、不计得失、力出一孔,力量总是会往“合”的方向汇集。而富贵时,人总是遐想颇多、利益偏差、盘算不同、立场各异、情感复杂、患得患失、游离嫉妒,力量则总是往“分”的方向拉动。患难时,物质条件不具备,更反衬出精神和感情的真挚和难能可贵,又反过来产生作用,使之紧紧凝聚在一起。而富贵时,有了物质条件,很容易冲淡精神及感情的连接,并因此支撑起不同个体的差异思维与诀择,稍不留神就分崩离析。私以为,要解决共富贵的问题,强化感情患难时,容易合二为一。富贵时,容易一分为二。在逐步走向富贵的道路上,应该不断强化感情,用更强大的纽带融合的力量,来克服位置立场带来的差异和矛盾。比如,血脉亲情、信任、包容和爱,等等。感情越坚固,可以抵抗的风雨就越大。建立秩序一对恋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本来就由不同的人组成。在前行发展中,要更好的凝聚统一的力量,特别是随着各种条件和境遇的改善,抵御差异化带来的可能分裂的风险,就应该更早建立起清晰有效的秩序和规则。比如,价值原则、角色边界、争议解决机制,等等。秩序越明确,可以兼容的差异就越多。精进不止一般而言,从患难到富贵,是恋人或家庭的必然成长之路。然而,什么是患难,什么是富贵,却因人而异。其实面对更高的层次、更大的世界,我们又何曾拥有富贵,不过只是不断处于不同层级的患难之中而已。若是总能具备“患难”思维,一直无暇他顾、砥砺前行,而不是有点小富贵,就开始志得意满、心思各异,又何至于动辄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精进越不息,可以同行的时间就越长。只是,很可惜,爱易逝易变,人们大都感情纽带不牢固;很可惜,爱人之间缺乏秩序,感情生活经常乱象丛生;很可惜,人们总是小富即安,懈怠率性而非虚怀若谷、与时携行。于是,一起走的人,走着走着可能就不见了。一是一,二是二,这毫不稀奇。
很简单,从经济学上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团结更有效率。
把全世界当作一个集体,人们所做的事情无非就两件,一是提高生产力,二是提高幸福程度。
提高生产力的人包括科学家啊、各行技术人员啊、间接提高别人生产力的教师们啊等等。他们让我们在更短的时间里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提高人民幸福分为很多方面,比如让大家精神世界更丰富的演员、作家啊,让大家产生消费行为进而身心愉悦的销售、广告商啊,让大家更和谐更稳定的警察、律师啊,让大家寿命更长的医生、护士啊等等。
一切职业直接或间接的离不开上述两个目的,全人类在一个高度分工、互帮互助、和谐共生的高效经济模式下繁衍、生活、进步。
而人类这种经济模式很关键的一点便是:团结。团结促进的正是后者:人民幸福。
大到国家、小到人家,人民幸福解决不了,就会很麻烦。以国家来说,英国16世纪新航路开辟过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国王查理一世实行封建专治统治,大家都在辛勤工作,也创造了不少价值,但人民心中却积埋着大量负面情绪,不久便爆发克伦威尔资产阶级革命。以家庭来说,一方只赚钱,丝毫不顾家,家庭迟早出问题,表面这种行为上提高了不少生产力,但完全忽视了家庭幸福。
国王与人民不团结,丈夫与妻子不团结,经济就会乱。
假设,这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即个人学习能力强),但大家都不团结的班级。只看每个人,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我可以集体活动不参加,同学困难不帮助,老师要求不执行,反正学习好就行了。
但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考虑进去,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行为产生的负面情绪怎么解决?就比如一个稍微笨一点的孩子,他学习一般,本来就不自信,周围的人还不帮他,久而久之心理出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就得花大量精力去开导帮助他,然后他本来可以更厉害,却因为被心理不好而止步不前,把这些损失量化一下,绝对比同学们团结点对他好点的成本要低得多。
这里不谈那些什么培养合作精神、增加团队意识之类的虚话,团结就是一种整体效益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经济模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纵观各领域内,公之于众的拍板叫号亦有,私下背地的结党站队亦有;现实生活亦是,网络骂战亦是。平时不鸣则已,一鸣则山崩海啸;跳到半空中脸红脖子粗,大有你死我活之势。我们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人的状况决定了人的心情,而人的心情反映了人遭遇的状况。抬升到整个的宏观社会层面而言,便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当整个社会都沉浸在“唯我独尊”的利己主义意识形态之中,那人际关系的分崩离析,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人是集体性的动物,人类社会的壮举是通过集体分工作业的形式来完成的。没有一个团结的队伍,就没有摩天大楼,就没有科研成就,就没有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尤其是我们做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左翼进步势力,更不能不明确团结的重要性。有些人明确了这个概念,但仍有些人秉持着原有的守旧观点。在我们与敌人相对抗的过程中,我们的队伍越团结,对敌人的斗争则越有效;我们对敌人的斗争越猛烈,又会反过来促使我们队伍内部愈发的团结。我们应当以团结作为斗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凡事要“为了团结而斗争”,而绝对不应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但有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他们便望文生义。他们不懂得什么叫革命的策略、方式、方法,也不懂得什么叫革命的阶段,时效,重点。在上个世纪,资产阶级的压迫已经到达了无产阶级所能承受的临界点,工人阶级受压迫而产生的自发性,已经能足以将自身打造成一只团结而凝聚的强大队伍。而反观现代,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娱乐传媒的极大推广、居民流动的地域性增强,革命的自发性阈值被极大的削弱了。即便无产阶级在身体和精神上难以接受进一步的折磨,但限于个人关系的逐渐疏离,国家经济矛盾的不断转移,再加上没有一支可以团结依靠的队伍;那必然仅仅会出现一些零星的令人扼腕的“个人暴力事件”,而绝无可能有无产阶级全面革命的形势形成。故当前中国的局势,不仅是列宁、***所未曾料想的,也是历史上任何一个革命者未曾面临过的。旧沙俄、旧中国时期,革命的条件成熟,故无需考虑无产阶级自发性不足的问题,也不必过多专注于自觉性的激励。而不幸的是,如今的无产阶级缺乏自发性;以至于在自身饱受压迫的同时,面对资产阶级的残酷镇压而瘫软无力。故当今最重要的重点,绝非莽撞的各说各话的去斗争;而是要凝结无产阶级内部的力量,尽最大可能提升无产阶级的自觉性,这才是我们目前应当做的首要任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