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薪水小偷-《战斗在魔法世界》


    第(3/3)页

    王剑想了想,却是说道:“谢谢。”

    王剑没有选择直接回到空间之门的位置。

    果然的是,这些在地底不知道多久,依靠某些方式辨别方向的秘境“人”,接到的命令不可能太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就是这些人无法接受比较活跃的命令。

    说有一个老员工,忽然去向董事长诉苦,说自己如何如何的干了多少年,是老领导最开始的时候的老职员,但是为什么自己现在还是个小头目,而某人才来了一年就爬到了自己头上巴拉巴拉。

    董事长没说什么,忽然说,你去对面街上,帮我问问苹果多少钱一斤。

    “好的,董事长……苹果是三块钱一斤。”

    “那橘子是多少钱一斤。”

    “……橘子是两块钱一斤。”

    “香蕉呢……”

    “呼呼&……咳咳。”

    “好了,你休息会,丽萨,给我叫那个谁来。”

    “老克,你去帮我问问,对面街上的橘子多少钱一斤。”

    “好的董事长。”

    很快那人就回来了。

    “董事长,我们对面水果店的水果价格表如下%……我说是您要准备进行一次季节性采购,给员工分发奖励,他很高兴,愿意作为福利的发放方,让我们不必付出人力,进行分发,我们只需要按照人头发给每一位员工一张票据,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水果,至于他的产品,我带来了,橘子和苹果的质量都很好……”

    “嗯嗯,很好,中秋节快到了,难为你想到了大伙儿,你先下去研究一下吧……对了,老李你在这里干什么。”

    “哦,没事了董事长。”

    这就是主观能动性的意义。

    主观能动性是什么?

    是好奇心与好胜心。我曾无数次思索,造成人类种种品性和习惯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坚持很重要,谦逊很重要,独处很重要,执行力很重要…似乎有着列不完的优秀品质等待我们去模仿。却少有人思考,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们认为这些能力很重要。一旦思考到这层,就会非常尴尬的发现,都是因为那些厉害的人表现得很独立、谦逊、坚韧、充满行动力,自然就认为是这些品质造就了他的牛逼。为什么用“都是”?因为在一件事上取得成就感之后,自然会沉浸其中,而这种痴迷在外人看来是坚持。因为自己需要的都能自己得到,所以从不会因为对外的预期没被满足而暴戾,这种对外的无期待,常常被当做能忍受寂寞。因为了解他人言行背后的欲求,并能理解这种欲求,同情他们为达目的却采取了一些蹩脚的方式,而这种居高临下的理解,在外看来居然是温柔和谦逊。当你对某个事物产生了超乎寻常的欲望,当你对满足欲望需要采取的步骤一清二楚,每个步骤与当下能力恰好匹配,在阶段性成就的推动下,你会没行动力才是见鬼了。有的人的独处是饭饱神息后的清凉,有的人的寂寞是饥渴潦倒时的抓狂。听说独处很重要,就去模仿,憋出一脸孤僻。听说涵养很重要,就去强行忍耐,把原本可被理解的不满,憋屈成一种内心深处的冷漠。戾气是藏的深了,可皮笑肉不笑,言辞处处带刺,句句诛心,这样的涵养还不如坦率的骂街。听说执行力很重要,你就路都没探清,就和那些开着间谍卫星的人拼勤奋。听说知乎上列举了这么多好的习惯,你就颠倒了因果去模仿外形,打了鸡血没用,转而彻底否定一切自我改造的热情。而最重要的能力,就该是最根源的能力:好胜心是进化自我的欲望,而好奇心是进化自我的方向。好奇心完全决定了人的一生接收信息敏锐度,偏见往往缘于信息不充分,像是蒙着眼睛过马路,成功就把幸存当诀窍,失败就生而为人对不起。好奇到极致,试错成了本能,灵活不拘泥任何一种教条,就像苍蝇蜜蜂被关到瓶子里,苍蝇四处乱撞惹人心烦,但若有侥幸成功的概率,那也只会是充满好奇的苍蝇。好胜心强的人是在西天路上挣扎的蟒蛇,它很张扬很浮躁,也许会被人群而攻之,但它成龙上岸之后,一切又是另一番景象。好奇心和好胜心是什么?就像juan姐说的那样,绵羊安稳的一生我不要,我宁愿死在通往西天炼狱路,因为我,太想成为一只龙。保持好奇和好胜,在同样的阶级条件,同样的人生时间内,等于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在无限的挣扎中迟早把种种局限撞出裂缝,无限的试错中总结种种契合实际的经验,一旦有了路径依赖,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大多数人的悲哀,就在于恰恰走向了好奇和好胜的对立面。企图一劳永逸,企图找出最重要的能力,对广袤的大地图毫无兴趣,却想直接得到游刃有余的诀窍。事实上,总结到这一步,人的一切能力,可以总结为一种能力:即,主观能动性。我也曾无数次思考,人类究竟喜欢怎样的人,尊重和崇拜怎样的人,为什么会痴迷截然不同的性格,为什么会有道德推崇而感性厌倦的存在,那究竟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就是,我们喜欢的都是,主观能动性很强的人。即对世界改造能力超强,对自身调控能力超群的人,即能够把个体意志上升为群体乃至国家意志的人。即迷人的反派所具备的那种强大的破坏性,即膜拜的正派所具备的强大的创造力。可无论这种能力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合理的,不合理的,我们都会用一种隐藏的方式向往着。这种对主观能动性的向往,就是对真正自由的向往,对生活热情的向往。对好奇心和好胜心所产生的巨大能动性的向往。

    能动性是主体即实体的属性,也就是人作为主体的属性,能够主动行动和自我驱动,以及主动想办法达到目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在客体的处境之中,发挥自我驱动(对应的就是客观被动、他人驱动)能力。通俗一些就是精神上有主动思考、行动和作为的能力。关键是基于客观理性去自我驱动。属于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中强调物质产生意识,而意识具有这样的能动性反作用于物质。

    “意志”为人作为主体的属性,并且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引向非理性的“唯意志”,将人类的欲望、感觉、激情和信念等非理性综合起来形成主体,这种意志属于自由意志。这是形而上学的表述,到尼采更是表述为“超人、强力意志”。也就是说非理性的,人必须具备这样的意志,这意志平等于理性,主体仅仅是理性体,意志才是实体。人要变得强大,就要强力自己的意志,而理性是意志必要的一种属性,还有非理性方面的,如自己决定的人生价值意义。

    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一种可笑的悖论,规律代表着必然性,代表着相同的原因必然导致相同的结果,但主观能动性的可笑之处在于,我们受到了基因,环境,教育等条件的重重限制,但你的大脑产生的意识是可以一定程度突破这些限制而做出选择的,我们得出结论,做出选择的不是物质,因为物质遵循客观规律,相同的条件相同的刺激大脑一定会做出相同的反应,像苹果和玻璃杯一样,但有一个叫主观能动性的东西则说它可以在受到相同的刺激时有两种以上的反应。例如一个人已经打了你一拳,你可以选择愤怒地打回去,也可以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


    第(3/3)页